企业没有成为科研工作的主体,一是没经济实力,二是没经费资助,三是没创新意识,所以造成我国企业有自主产权的不多,而科研院所成果又躺在实验室里睡大觉。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不到位,人员不足,经费不足,责任意识不足。技术成果到了县级就中断,推不下去了。
农业公司和龙头企业也是农业推广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,当前来讲,存在发展缓慢、带动能力不强、受自身利益驱使、容易与农民产生矛盾等问题。在发展上,政府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和管理力度,要注意协调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;同时,龙头企业本身要加强科学管理,改善内部运行机制,自我发展壮大。
农业科技水平低,科技推广缓慢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现状,存在“三低一高”现象:一是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低。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。三是转化成果普及率低。目前,我国此项比率为30—40%,也就是说成果转化后的2/3没有得到普及。四是农村文盲半文盲比重高。
- 农业科技服务对产业化生产的推动不足,产业布局不完善,各地区发展不平衡,科技含量不高。- 科技特派员中介作用发挥欠缺,缺乏全面的技术知识,且培训内容不全面、时间不足、技术不深入。- 农民专业合作社未能有效发挥科技服务的中介作用,缺乏上升进阶意识和能力,社会化、专业化程度低。
另一方面学者对于地方农业科技服务的研究也较多,主要观点是科技服务有关知识、人才、资金以及制度经验等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呈倒立锥形结构,到农业科技服务的真正对象——农民这一层次,这些要素的数量太少质量太差,导致很多好思路、好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难以发挥真正效用。
重视“硬投入”,轻视“软投入”为了推动西部地区农业发展,政府加大了投入。然而,一些地方政府更倾向于短期效益,过分关注资本、劳动力和资源的粗放式增长,而忽略了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、效率和效益。这种做法忽视了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开发的重要性。
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发展不平衡。这主要表现在农业资源开发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发展不平衡。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进步是市场引导的结果,受到微观投资主体利益的驱动,反应快、周期短,投入产出比高,因而技术更新速度快。
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供给不足。我国农业科技供给总体不足,近年来缺乏突破性成果。投入不足和投资效率低下是主要原因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,导致资金未能有效流向有实力的科研机构。行业封锁和重复立项降低了资源效率。此外,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定,人才流失影响了高新技术供给。
土地资源短缺: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,土地资源日益短缺,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,使土地面积减少,农业生产受到限制。 水资源不足: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,但是当前全球水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平衡,很多地区的水资源已经非常紧缺,这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。
首先,我国智慧农业在发展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,主要包括技术应用不广泛、人才短缺、设施与标准不完善,以及数据与信息安全隐患等。针对这些问题,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促进我国智慧农业的健康发展。智慧农业技术,如物联网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,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。
②技术结构不合理。农业生产技术中,以化肥、农药、机械等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技术和以良种、生物防治、生物发酵利用等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有机结合配套使用,是我国农业长期实践得到的宝贵经验,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。